学术不端文献查重检测系统 多语种 图文 高校 期刊 职称 查重 抄袭检测系统
一般来说,一些小的错误,比如通讯地址错误或是作者姓名更正这类的,期刊会采用勘误声明的方式,但是,如果论文存在的错误严重到会让人质疑研究本身是否可信,那么就需要撤稿,撤稿这个动作是在提醒读者这些有诚信问题的研究,像先前的 STAP 论文遭到《自然》撤稿即是一例,不过,作者应该知道,撤稿的目的并不是要惩罚作者犯的错误,而是要更正科研错误并维护科学的可信度。 为什么要撤稿? 当已发表论文中所存在的错误严重到无法使用勘误声明来处理时,才有可能被撤稿,根据发表道德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的指南,期刊编辑遇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撤稿:
Business/Technology领域是被撤稿件最多的。 排在第二位的是Physical Sciences。 这两个领域撤稿最多,这可以由2010年和2011年IEEE的撤稿来解释。 下图展示的是文章所署的作者人数。
不必粉我,同名同姓而已。 过去10年里,世界范围内学术期刊中被撤回的论文数量增加了10倍。 2018年的数据显示,在这些被撤回的稿件中,“造假”(fraud)占了60%。 本文的目的是回顾自2000年到2018年学术文章发表后被撤稿的情况,包括数量,原因,类型,领域等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