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不端文献查重检测系统 多语种 图文 高校 期刊 职称 查重 抄袭检测系统
学术不端行为(英文:academic misconduct)是指在建议研究计划、从事科学研究、评审科学研究、报告研究结果中的: 捏造、篡改、 剽窃 、伪造学历或 工作经历 。
启动第三方的秘密调查,对经调查属实的作者应通报作者的工作单位及其上级部门,责成发表存在学术不端论文的期刊按照国际惯例登载撤销该文的声明。 对于刊物自身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则是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厉监督,接受来自读者及研究参与者的实名举报。
要遵循客观、公正、合法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019年5月29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学术出版规范 期刊学术不端行文界定》行业标准(CY/T 174-2019),规定于2019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该标准对论文作者的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违背研究伦理等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和界定,对审稿专家和编辑者的违背学术道德、干扰评审程序、违反利益冲突规定、违反保密规定、盗用稿件内容、谋取不正当利益等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分类。.